媒体聚焦
返回首页北极星电力网:国家能源集团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双百行动”综改案例
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第一家电力环保企业,现隶属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今,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持续深度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拥有工程、制造、运维等分子公司35家,员工总数1700人。作为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5项。
2018年入选国资委“双百行动”综合改革专项工程以来,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紧密结合自身生态环保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特征,以实现由“电力环保领头羊”向“一站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为目标,全力推动了“一体、两翼、一保障”的综合改革,“一体”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两翼”即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一保障”即构建大监督机制。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进履职行权更加规范、高效
一是完善董事会建设,有效承接集团授权。设立专职董事会,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董事会创新增设了改革、技术、公共关系、预算等4个委员会,进一步强化行权能力建设。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地、一次性向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董事会授予30项改革授权,将董事会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投资决策、经理层选聘和薪酬考核、职工工资分配等落实到位,支持企业有序布局,在市场上与其他性质的企业平等厮杀。
二是进一步明晰治理主体权责界面。党委会权责聚焦“把管保”作用的制度化,决策公司党建、改革、安全、干部等事项。董事会聚焦公司战略规划、投资决策、技术创新、风控合规等事项,履行专业判断职责。经理层全面对生产经营的事项负责,并实施对部门的考核权、分配权、干部提名权。通过管理流程再造,决策审批事项减少30%,采购周期平均缩短15%。
三是推进所属企业一体化改革。根据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按照强授权、重发展、保基础的原则分类实施一体化改革。对子企业南京龙源实施了“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改革,在人力资源等4个方面充分授权,面对今年疫情,实现新签合同额8.8亿元,同比增幅260%。对子企业江苏龙源催化剂推行了“规划引领+技术创新”的改革,今年有望实现利润翻一番。对32家特许运维分子公司推行了“体系建设+标准化”的改革,实现环保装置全年“零报警”,运维成本大幅降低。
二、落实组织人才战略,推进市场化经营机制实锤落地
一是公司本部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2019年,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面向集团公司系统成功公开选聘了5名职业经理人副总经理,其中,2名为本单位干部转换身份,2名为外单位竞聘上岗,1名为本单位中层竞聘上岗,充实了经理层队伍。落实职业经理人市场化身份,按照“两合同、两合约、两办法”实施任期制契约化管理,确定岗位聘用关系,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构成,将营收、利润、新签合同额等6个经营指标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
二是所属企业系统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子企业南京龙源经理层5人,2018年起全部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任期与考核结果硬挂钩,截至目前已有40%的经理层副职实现了“能下”,并新补充选聘职业经理人1名。子公司江苏催化剂公司试行职业经理制度,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经营班子,以职业化队伍带动了整个企业的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推行事业部制+内部模拟市场。将业务部门划分为“小前台、大中台、强后台”。前台细分市场划小业务单元,设立固废、海外、特许等5个事业部;中台集中统一调配资源提供项目支撑,设立工程、设计等4个中心;后台选优配强职能部门,高效服务一线。部门之间建立内部模拟市场,往来业务独立量化核算。
三、把握精准多样原则,推进激励约束机制取得实效
一是实施全员市场化薪酬。工资总额与利润、营收、集团外收入及人均产值4个经营指标联动;领导人员薪酬与利润、营收、人均产值、新签合同额、EVA、集团外收入6个经营指标联动;实施内部分配考核差异化,员工薪酬比达6倍,浮动薪酬占比超过50%。
二是实施骨干员工持股。依据《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以增资扩股、股权出售方式对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持股对象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共150余人,设定5年持股锁定期,形成公司与骨干员工的利益共同体。
三是实施重点对象精准激励。制定市场开拓和科技研发奖励办法,对市场人员、科技人员按贡献激励;出台《项目跟投管理办法》,对新业务领域的投资项目团队进行激励;出台《金牌项目经理奖励办法》等专项奖励制度,精准激励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
四、强化内部监督机制,构建全方位大监督体系
通过建立1个网络,落实2个行动,用好3个抓手,形成公司大监督体系格局。搭建信息数据采集平台,设置信息化、标准化的监督检查数据采集清单,监督事项覆盖公司所有管理层级,监督人员覆盖所有管理单元;落实现场监督检查和定期“回头看”2个行动,实现年度全覆盖,明确整改清单和整改时限,确保从发现问题到整改消缺的闭环管理;扭住安全监察、审计监督、专项监督检查3个抓手,突出监督检查专业化,充分整合监督资源,综合运用检查结果,提升监督效能。